《自由人生之路》是侯老师对“哲学三问的回答”: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该追求什么? 在几个关键的人生选择中,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。非常感谢作为长江学者的侯老师,在我毕业多年,遇到人生困境的时候,还能在熟悉的校园里为我答疑解惑。在教师节与中秋双节之际,祝老师节日快乐,也希望这本《自由人生之路》能帮助更多的人。

记得侯老师在大一物理课上做了一个预言:现在成绩好的学生,日后更难在科研的路上取得成绩;反而现在成绩不理想,还不停努力的“笨学生”,日后容易取得好的科研成果。当时将信将疑,满满不解。如今快十年过去了,侯老师的预言逐渐应验,曾经的“笨学生”有几个成为了大学教授,曾经的“好学生”很多转行(并不是说转行不好,仅仅说科研赛道的表现。)
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?侯老师当时也说了原因:“成绩好”的学生过去一般顺风顺水,没有遇到过“真正的困难”,日后当碰到科研压力的时候,很可能顶不住煎熬和压力;而“笨学生”一直以来学得就吃力,能够承受住长期的挫败感,当遇到同样的科研压力时,更加有免疫力,熬过困难的日子。他说读博是很好的锻炼,如果能在彷徨、无力、迷茫中持续努力,即使最后没有成果,在他那也能毕业,甚至是更大的收获。(这点和我们普遍的认知完全相反,因为目的不同,我们的读博是为了结果,日后获得更好的资源;老师的读博是为了“自由”,为日后攻坚克难打下坚实的心理和技术基础。)

自己的本科其实在后期已经碰到困难了,但我选择了“逃避”,切换了赛道,没有继续走科研的道路,但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,也没有咨询侯老师。当下次求助他的时候,已经是毕业的4年后,当时刚结束交易的工作,对前途非常迷茫,不知路在何方。某次找同学聊天的时候,想到了还在侯老师组里读博的佳俊同学,他建议我找侯老师聊聊。于是,某个工作日的下午,重新回到熟悉的校园,看到了熟悉的侯老师。他竟然对我有印象,仿佛早就知道我会陷入困境,他身形并茂地讲述了他的《自由人生之路》,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新思路。

第二次找侯老师是20年的暑假,那时刚考研上岸,面临专业方向的选择问题,也挺纠结,便再次求助侯老师,他给我的建议是“没有建议”,并约我入校详聊。我关心的是什么方向在未来就业更好,薪酬更高,而侯老师关心的是怎么做才能得到最好的“锻炼”,获得更多的“自由”。和他聊完之后,也释怀了,没那么纠结,顺其自然。

如今,也面临着繁琐的课题,漫长的实习,工作的选择,最近经常感到压力、无力、迷茫,时常想摆烂,想逃避,想拖延。重温《自由人生之路》,希望能及时调整,无愧于心。

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这本小册子提供的是“心法”,是人生经验的凝练。若要真正发挥其功效,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磨炼。

赠有缘人,与君共勉:

自由人生之路201408修改5.pdf

标签: 自由

已有 4 条评论

  1. 李同学信工所 李同学信工所

    有禅意

  2. 天空上的一只咸鱼 天空上的一只咸鱼

    一切选择都可以理解为当时的认知造成的,当遇到困难寻求改变,从而认知改变,最后做出选择,至于是否是逃避关键在于是否跟随自己的内心,当一个人蒙蔽内心,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做出选择我觉得这才是逃避,逃避自己真正的内心,自己真正想要的,当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,那么他就获得了自由,因为其他事物都变得可以取舍,束缚内心的东西也就不在

  3. bigking bigking

    心理学的问题

  4. fateone fateone

    很棒的分享,进入大学后很少再去探求自己的内心了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