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曾连续参加了第二届EDA精英挑战赛、第五届全国集创赛以及第三届复微杯,并担任队长,最终都顺利完赛,收获良多。这期间也碰到很多问题,比如赛题看不懂,如何去选择?如何平衡比赛、课程和科研?顶着THU的名号,没获奖怎么办?如何才能获得好的结果?等等。希望接下来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一、赛前三问

万事开头难,参赛决心、参赛组队、选择赛题对日后的时间精力投入至关重要。这些确定之后,“开弓没有回头箭”,很多事情会顺理成章。

为什么参加比赛?

主要是由集成电路这门学科决定的,集成电路可以说是产学研结合最紧密的学科,课程学习比较枯燥,如何学以致用一直困扰着我。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机会不好自主把控,而比赛的周期相对较短,门槛较低,自由度也更大。因此自己抱着学以致用,以赛带学的心态参加比赛。“学习的心态”一以贯之,可以屏蔽很多“噪声”。

如何组队?

比赛算是一个小型项目,需要多方面的技能,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搞定所有事情。组队首选室友或同学,主要是方便交流,碰到瓶颈时能相互鼓励,懈怠时能相互督促,调试时能相互帮助。能力不是问题,抱着学习的心态,学到就是赚到。

赛题看不懂,如何选择?

业界越来越多IC相关的比赛,赛题也很多,但似乎都没在上课时深入学过,甚至没有听过,还能参加吗?这只纸老虎也拦了我很久。但真正参赛时,赛方会提供相关培训,会将复杂场景转化为简单的模型,还会提供样例,而且还有答疑老师,上手不难。 赛题的选择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门槛较低,自己有一定基础,比如EDA比赛我们选择了门槛较低的稀疏矩阵加速赛题;第二种是和科研相关,比如复微杯我们选择了神经网络推理的硬件实现赛题。但最关键的还是指导老师,一句话就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。

二、赛间三难

比赛一般持续二到四个月,这期间如何把控节奏,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也是不小的挑战。

如何平衡比赛、课程和科研?

研一的课程比较多,有些同学还有科研任务,哪有额外时间参加比赛?这确实因人而异,我主要是大部分课程都学过,真正的硬课只有两三门,深研院暂时没有科研任务,故有时间参加比赛。比赛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接触课程的知识,两者不冲突,反而能互相促进,加深理解。

比赛中遇到很多课上没学过的内容,如何快速上手?

与课程学习不同,比赛没有限定知识范围,为了完成某些功能,需要许多额外的技能,比如嵌入式开发、操作系统移植、并行算法等,随便哪个都能找到厚厚的几本书,难道需要全部看完再做吗?实际上不需要,比赛涉及的技能虽然多,但不深,很多功能也有开源模块,只需找一些简单的样例,弄清接口,内部不懂的地方暂时当作“黑盒”,就可以较快实现功能。如果后续还有进一步需求,再逐层打开“黑盒”调试。

如何顺利完成项目?

报名参加比赛的队伍里面,最终能顺利完赛的不到一半,退赛的队伍各有各的理由,但完赛的队伍如出一辙。我有两点深刻体会:第一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裕度,我一般会给明确的ddl预留两周时间,一方面应对客观上可能遇到的调试问题、赛况突变等,另一方面应对主观上的重度拖延症,懂得都懂。 第二是相互“push”。项目推进需要有带头人,如果其他人不冲,队长得冲。把能做的杂活都做了,直到碰到问题的焦点,然后开会分工,细化任务。分工不但要各司其职,而且要适当交叠,方便后续联调和交叉验证。

三、赛后三思

如何获得好的结果?

想要获得好结果就得不去想结果,还是要抱着“学习的心态”,过于关注结果会严重影响团队心态。赛后回忆的时候,最难忘的倒不是登上领奖台的瞬间,而是深夜寝室联调的困扰,食堂头脑风暴的激情,无错误无警告的通透。 正常情况下,完成基本功能,按时提交报告即可进入决赛。如果再增加一些性能优化,并提升成果展示的效果,突出创新点,获得好的结果也不难。

如果没获奖,“砸了招牌”怎么办?

清华的光环确实是很大的压力,自己也困扰了好久,但越想状态越差,不如不想。“自强不息”不应该是一直强一直爽,而是不息努力,既能由弱变强,又能由强更强。还是抱着“学习的心态”,自我提升更加关键。“砸招牌”这种事情,多年之后都不是事,只要毕业之后别砸就行。

参加比赛有什么弊端?

比赛遇到的主要是工程性问题,更像搭积木,以短期工程实现为导向,因此很多知识浅尝辄止,不够深入,原创性不强。 如果课余时间充裕,比赛确实可以得到不少课程之外的锻炼。但研究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科研创新上,从零到一的能力和心态更有挑战性。

以上是比赛分享的所有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 比赛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