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526 这两天看《半导体物理》和《数字电路》,相当崩溃,没看几页就产生危难情绪,总想找一下容易入门的课件,教材或公开课,但最终的结果并不有效。曾经《量子力学》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》等难课都走过来了,为什么碰上半导体和数字电路就怂了?还没还手之力,一上战场就想逃,搞得自己无处可躲,相当狼狈!

但另一面是,之前我还觉得信号系统很难,模拟电路很难,不全都过来了吗?当我们谈论“难”的时候,到底“难”在哪呢?从“难”到“易”有哪些关键的质变点呢?

普遍来说,国外的教材会比国内的更容易入门,事实也确实如此,最近看的两本国外数字电路的书,一本是《编码》,微软大牛用很实际很具体的方式来讲述计算机的原理;另一本是《数字电路第十版》。国外作者有个特点,他们把读者当做普通的大众,善于从基本的常识引入专业话题,很符合维果斯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,能够很有效地提高读者的认知;第二、他们的叙述逻辑是“问题”导向,通常是带着和读者一起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展开的,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教材学习。国内教材的作者通常是作为一个专家来灌输知识,需要罗列地很清楚,推理要很严谨,似乎是为了全面严谨而写的,很少考虑如何将读者引渡彼岸。

偶像费曼也是这种叙述方式,他喜欢用直观,具体的方式来呈现问题,然后给你贯通一气的豁然之感。

但我们总不可能指望作者去改变吧?后期还有很多内容要学,之后内容的参考资料会越来越少,这时候,该如何啃下硬骨头呢?

“他自狠来他自恶,我自一口真气足”,当一头雾水,无从开始时,写别去管书上这么写的,首先想这到底是解决什么一个问题,这是思维的根源。爱因斯坦有句话很有意思,“如果宇宙是答案,那么是什么是问题呢?”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如果你能正确地表述问题,那么问题就解决了70%。

“准确地表述”问题也不容易,最常用的方法我喜欢称之为“控制变量法”,即清楚什么是已知的,什么是未知的,什么是自变量,什么是因变量。这些清楚之后,推导的过程基本行云流水,而且可以利用极端情况做极限讨论,更直观理解物理现象。

“难”就难在如何有逻辑地思考问题,初始状态怎么样,发生什么改变,过程会怎么样,终态是怎么样?费曼曾说,他看到的数学符号是有颜色的。为什么我看到的如同乱麻呢!?逻辑就是要理清层次感。

关于这个问题的阐述,自己也说地挺抽象的,站在读者的角度描述问题,并结合具体例子,确实挺花笔墨和精力的。

希望自己以后能进大学教学生,用自己的教材,能像费曼一样教给学生的不是枯燥的推导,而是美丽的物理图像。

标签: 心态

添加新评论